首页

免费美脚

时间:2025-05-29 07:43:40 作者:科技发展丰富帮扶场景,精准公益诠释“数爱无疆” 浏览量:76147

 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(郭超凯 谢雁冰)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。

  有记者提问:赖清德日前接受彭博社专访,散布“台独”谬论。你对此有何评论?

  汪文斌:赖清德以接受所谓“专访”、借“过境”窜美之机散播“台独”谬论,再次暴露其为谋取私利不惜出卖民族利益、恬不知耻“倚美谋独”的本来面目,再次证明他是一个冥顽不化、彻头彻尾的“台独”分裂分子和“麻烦制造者”。

  赖清德在专访中妄言“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、台不必另外宣布独立”,叫嚣台湾“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”、“双方互不隶属”。这是赤裸裸的谎言和挑衅。不久前赖甚至还公开宣称要“实现台湾领导人走入白宫的终极目标”。这充分暴露赖作为“台独”分裂分子的极端危险性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。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、法理事实清楚。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,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,也不允许改变,中国拥有对台湾主权从未改变,也不可能改变。目前,全世界有包括美国在内的182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,美国政府也多次重申不支持“台独”。何来“台湾主权”之说?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,也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国家。

  赖清德声称“希望民主国家支持台参与国际事务”“让台更好地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”。这是借台湾所谓“国际参与”问题搞政治操弄的惯用伎俩。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,没有任何根据、理由或权利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。中国政府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,曾对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、国际民航组织大会等作出妥善安排。民进党当局顽固推行“台独”分裂,拒不接受“九二共识”,致使台湾参与世卫大会等国际活动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,有关安排难以为继。民进党当局反复操弄卫生防疫、航空安全等问题,根本不是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,而是企图拓展“国际空间”,谋求“外交”突破,何谈为国际社会作贡献?在今年世卫大会期间,近140个国家公开支持中方立场,涉台提案再次被拒绝。这再次证明,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、大势所趋。民进党企图以 “悲情”博“同情”、以“民主”掩护其“台独”分裂行径,只能是一厢情愿,难逃失败下场。

  赖清德沿用民进党通过煽动对立操控选举的一贯套路,大肆攻击抹黑大陆“威胁”,借“民主”旗号制造“国际支持”假象,拉拢有关国家为其“台独”主张背书。赖声称台将“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、深化民主”“美国会继续支持台”,实质是欺骗国际社会为其选举造势、攀附外部势力为其谋“独”撑腰,是赖清德抱美大腿、倚美谋“独”的又一表演,再次凸显其“务实‘台独’工作者”的本性。赖谋求以“务实”为掩护、用“民主”作包装、借“和平”来粉饰,企图洗脱各方对其“台独”底色的高度疑虑,却难掩其包藏的“台独”分裂祸心。只会给台海和平稳定带来巨大危害,只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险境,只会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。

  “台独”是绝路。“台独”分子“倚美谋独”绝不可能得逞。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,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,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坚决反对“台独”分裂和外部势力对其纵容支持。解决台湾问题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,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,也是改变不了的历史大势。中国必须统一,也必然统一!(完) 【编辑:曹淼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哈免签一周年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共验放出入境旅客132万人次

据了解,长太高速由吉林省长岭县政府与中国铁建采取PPP模式合作建设,中国铁建投资集团牵头,与中国铁建大桥局、铁五院等组成联合体为社会资本方,长岭县政府为政府方,总投资额105亿元,运营期30年。这是吉林省第一个县级作为主体建设的高速公路。

外交部:中美双方合作单位将推进各项筹备工作,力争明年一对大熊猫落户旧金山动物园

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,将举行东亚海大会第八届部长论坛、30余场平行会议,聚焦“创新与海洋行动数字化”“蓝色投融资”“海洋科学、政策与实践”等议题,增进区域间交流合作。还将举办海洋工程装备展等专业展会,以及海洋科学开放日等活动,激发民众海洋情怀,提升全民海洋意识。

前8月广州海关监管出口月饼货值超4270万元

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和共同利益,欧盟应恪守市场开放承诺和公平竞争原则,停止以各种借口无端打压、限制中国企业。双方应通过加强沟通协调,解决现存问题。

新华社权威速览 | 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,习近平主席这样说

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表示,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,文化遗产资源丰富,它们无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髓,而玉器及玉雕工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“玺上玺”的设计观念连接着古今文明的智慧与审美,让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得以展现在世界舞台。

“筼筜湖要治理,截污、清淤、建污水处理厂,哪样不是硬骨头?那时候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,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,太难了!”81岁的张益河是筼筜湖治理的亲历者之一,见证了筼筜湖从污水溢流、鱼虾绝迹到鸥鹭翔集、重现光彩的巨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